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了解被动型攻击人格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 http://m.39.net/news/a_9229355.html

今天我们来了解什么是被动攻击型人格和其行为模式的目的与原因。

被动攻击型人格,多指的是迎合型榨取型人格的人。是一种复合型的人格表象,被动攻击性行为不只限制于迎合型榨取性人格中,但迎合型榨取性人格的行为特点必然呈现出被动进攻模式。不能简单地把这种人归纳到迎合型人格中去,也不能简单地归纳成掠夺性人格中去。

而其行为模式的目的是通过揣摩迎合他人,并与之建立契约关系后,反向的进行索取,迫使对方满足其自私的欲望。

行为模式的成因是:自幼习得性的,在幼年时候通过实践学习得出的后天性习得性行为模式。

这种人自幼聪明,在成长过程中发现如果一个人做错事情后,通过伪装卖惨可以以此逃避指责。通过迎合他人,能使他人出于同情心满足其自身自私的欲望。并以此建立榨取性行为链。既迎合-指责-索取-卖惨-指责-索取。如若被榨取人反抗停止付出,会出现很有趣的一幕反向指责。且当他越害怕被指责什么问题,他越会提前预警性地把要逃避的问题反向投射指责对方以此逃避罪疚感与责任。

被榨取方基于同理心会出现对其反向投射性的指责产生认同,把自己代入反向指责问题中去,出现并背负对其负责的责任感或负罪感。他也从而逃避了指责,占领道德的制高点高高在上的进行情感勒索。不是单纯的掠夺,而是慢慢的榨取受害者却无法生还。是一种极其可怕的复合型人格障碍。如若遇到能躲就躲,一旦与其建立契约极难逃避。

行为模式带来的结果:严重地榨取他人、迫使受害者满足其自私的欲望。受害者会呈现出自我的丧失,多伴随患有抑郁症,行为出现退行认知感差,求生欲极差。

是一种通过隐性的情感或道德胁迫,利用暗示或指责的手段,迫使被害者屈从屈服,达到控制受害者满足其自身自私的欲望。当其遇到指责或可能被指责的时候,预警性提前反向被动攻击把自身有遐丝问题反向投射性与他人。其行为具有强烈目的性,通过隐性的操控勒索与预警性的被动攻击来达到其自私的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