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见爱人2心理学解读为何亲密关系变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患者同享健康礼 https://m.39.net/disease/a_5782287.html

几个月来,一场由离婚综艺《再见爱人2》带来的风暴越过初冬,来到了新年。

相比第一季的温和、美好,这一季的《再见爱人》显得激烈、冲突不断。在陪嘉宾们度过的旅行中,越来越多的矛盾以意想不到的惨烈方式暴露在观众面前。观察室里,胡彦斌多次感觉“要宕机”,需要吸氧。窒息,是不少人在看这档节目时的普遍感受。

胡彦斌频繁吸氧,也代表了观众的情绪。

在十几个镜头随时跟拍下,节目里嘉宾夫妻相处的细节,包括一言一行,都被无限放大,变成社交平台上人们频繁讨论的话题。大家对于这档节目的兴趣,不仅关于三对嘉宾,也关乎自身。

这档纪实真人秀,就像万花筒,折射出了观众对亲密关系不同的理解与困惑。看着围墙中的人们无助、失望,屏幕前的观众也陷入了自我怀疑。

作为亲密关系以及个体成长观察样本,这档节目也吸引了心理咨询师史秀雄的注意。史秀雄是播客《Steve说》的主播,他在社交媒体上多次发布长文分析节目中嘉宾的反应。

在第9期,当嘉宾张婉婷与宋宁峰再次爆发争吵的时候,他指出张婉婷的反应符合“情绪性推理”,“一个人在情绪激动的状态下,会将自己的强烈情绪作为证明自己论点的证据……”。这让不少观众感到豁然开朗。

当全网包括观察室的嘉宾都在指出张婉婷问题的时候,他提醒大家慎用“PUA”“BPD”(边缘型人格障碍)等名词,“看待人性问题时保持克制谨慎、善良关怀是一件重要的事情”。

史秀雄微博截图。

在社交媒体习惯以“贴标签”来认知世界的今天,倡导一种不急于下判断、保持同理心和关怀的态度显得尤其可贵,也引发了人群的共鸣。

至今,《再见爱人2》播出已经接近尾声,尽管这个为期18天的节目即将结束,但抽离开观看他人的目光,观众还有自己的生活要面对,亲密关系这么难,该如何继续?积压在观众心里的情绪和困惑,似乎还有待疏解。

于是,新周刊记者与史秀雄进行了一次对话,关于伴侣的情绪失控,关于好的亲密关系,也关于爱与希望。以下是新周刊记者与史秀雄的对话。

亲密关系为何狰狞?

心理咨询师怎么看《再见爱人》

看见个体的脆弱面

新周刊(以下简称新):这档节目比起很多电影、电视等都更真实地暴露了人在亲密关系里的问题,作为心理咨询师,你带着什么样的视角在看这个节目?

史秀雄(以下简称史):我做咨询主要是以个体咨询为主,看这个节目也是从个体的角度去理解。这时候就会看到一个很经典的问题,当人们在一个相对比较恶劣或者不那么温暖的环境里长大的时候,作为孩子的脆弱性是如何被保护的?

像苏诗丁,她的应对方式是完全顺从,也不表达自己;像张婉婷,她小时候像个小大人一样去反哺(家人),长大了之后,可能她就用一种激烈的方式满足自己,我觉得这样的一个主题在所有的人身上都是存在的。所以我会看每一个人的脆弱面表达,这是看懂他们内心特别重要的一个视角。

在咨询当中,我无非就是帮助来访者重新连接他的(脆弱)部分,去找到合适的方式表露这个部分,包括和他人分享,让自己得到关怀、得到爱、得到满足。

新:看这个节目的时候,你会有困惑吗?

史:我一直保持着一个不完全看懂的状态,因为显然他们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东西,所以我一直都没有立刻对任何人下判断。在咨询里也是这样,从来不是我做几次咨询,就知道你怎么回事,我要不断地挖掘,因为人是特别复杂的一个生物,尤其关系就更复杂了。所以看这个节目,我都是保持着一个“我们走着瞧,看看接下去发生什么”的心态。

关于宋宁峰与张婉婷

每个人都会点儿情绪操控

新:你看节目的时候提到过一个概念是“呼喊和求救”。比如张婉婷的激烈言行,在你看来是求救。这个在日常生活里该如何判断?

史:很本质的一个问题就是在亲密关系里,人的需求,尤其是情感上的需求,是需要相互被满足的。当我感到恐惧,害怕被抛弃、被讨厌的时候,这种情感需求只能依赖伴侣去关怀。因此,所有人都需要在关系里学会和他人协作,从而我满足你、你也满足我,实现双赢。

这时候,我们就要好好坐下来谈一谈,你需要什么、我需要什么,这是一个协商的过程,但当这种协商无法正常进行,你可能就要用更激烈的方式去表达自己。

其实我觉得张婉婷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更温和的途径来实现,但是因为他们关系的问题、她自己情绪的问题,以至于她用一种更激烈、更容易不满足或者结果更差的方式来处理。但这就是人的本能反应,这个方法如果不管用,我就更用力地使用这个方法,结果越来越用力,显得更激烈。

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话,当一个人在关系里反复尝试某种方式,但其实又没有很满足的话,这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呼救信号。

节目里张婉婷多次情绪失控。

新:这其实非常考验Ta的伴侣,面对张婉婷这样的激烈求救,伴侣的第一反应是非常受伤的。比如宋宁峰,他如何能够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去察觉对方的需求?

史:我们还是以张宋这一对为例,他们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在吵了之后没有复盘。他们不会去讨论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做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们各自的反应是什么,我喜不喜欢你这样对我,我们有没有一个更好的方法是能让你我都更加满意的。

他们每一次的冲突其实都是无效的,他们没有因此更加了解彼此而达到更强的默契。所以你看到他们的冲突是越吵越卡死、越吵越停滞,他们之间的共识非常少,这是我看到的时候觉得蛮遗憾的一件事情。

像张婉婷,其实她非常聪明,嘴巴也很厉害。她是有很强的分析思考能力的,只是在冲突的时候,她会进入到一种情绪化的状态,她会把她的那种聪慧跟犀利用在攻击宋宁峰上。如果她能把这个特质用在复盘里的话,结果就不一样了。

到了第10期,节目组请李松蔚来了,他们各自用画画来表达。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他们俩对婚姻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者说他们其实都在用各自的方式努力,但是努力的点完全不同。

宋宁峰的那幅画,表达的意思就是他在拉着张婉婷不停地爬山,在往上攀登,在追求一种希望。而张婉婷的情感是在一种很混乱的状态里,她的画有很大一块是空白的,她其实很强调两个人关系中一种很纯粹的情感连接。

他们很看重的东西,或者他们认为爱对方的方式,确实是不同的,这一点上他们没有达成共识。但如果你把这两个自画像放在一起,你会觉得这真的就是爱情的两个面而已。

宋宁峰与张婉婷的婚姻自画像。

新:张婉婷和宋宁峰的矛盾,有因年龄带来的差距吗?或者是性别视角不同的原因?

史:我觉得他们最大的问题是他们关系基础很薄弱,因为一开始张婉婷就怀孕了,也没有谈恋爱的过程,在一起进入到了柴米油盐、抚育孩子的过程。张婉婷也说过,如果他们有机会谈个两年恋爱,再结婚生孩子可能就会不一样,但他们这个过程太快了,以至于他们的关系基础、他们对彼此的信任、对彼此的了解程度是非常有限的。

从研究上来看,如果我们要选出一个决定亲密关系成败的因素,其实是两个人对彼此的信任,两个人的信任度越高,关系就越好越幸福。

新:从节目内容来看,张婉婷情绪有些不稳定,宋宁峰总是选择妥协,随之BPD、PUA等心理学专业名词等频繁被提及,您觉得宋宁峰真的被PUA了吗?

史:这个节目播了以后,很多人会说张婉婷很疯狂,甚至觉得她是边缘型人格,PUA宋宁峰。我不会这么容易贴这些标签。一上来就给他戴一个帽子,其实是社交媒体上大家的表达习惯。

在创造内容的时候,如果我找到一个标签,不管这个标签是否准确,这对我来说都是能带来流量的,都是能带来话语权的。但这是一种廉价的思考方式,它会让我们对于复杂的现实逐渐失去感知,会让我们的理解越来越简单,甚至越来越愚昧。

而且,站在外部视角,你其实不知道他们的关系中发生着什么,而且本来亲密关系就有很强的复杂性,它会包含一些旁人看来可能是比较负面的,甚至可能是有些阴暗的东西,但是这个恰恰是亲密关系的意义所在,它能够包容、承载很多在其他地方不能够表达出来的东西。

舆论中对他们关系的很多攻击,很多批判,可能更多是自己发泄了很爽,但是对于嘉宾来说没有任何帮助。就算你把他们骂得一无是处,他们依然需要面对自己的生活。

当我看到他们的这种冲突,确实会感到宋宁峰还是蛮可怜的,但是与此同时我想说,不管是张还是宋,他们都需要看到他们关系越来越痛苦的问题。像宋宁峰可能心比较大一点,他会用一种很大而化之的方式去处理自己的不开心。这样的处理方式有它的好处,这样你才能扛得住,你如果敏感一点可能就崩了。

但同时也有另外一面,因为你一直用这种方式去逃避痛苦,你就一直意识不到需要做出改变,或者你们的关系需要做出改变,你就一直能混下去。

逃避痛苦,好像能一直混下去。

这个节目的价值,也是在于它给了嘉宾们一个(改变)机会,去推动一下他们关系的变化,包括像李松蔚的出现,我觉得是很重要的。他给了他们一个不同的角度去看见这一切,稍微把他们往前推一步,质变才会发生。

新: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被PUA?

史:节目播出后,网上都讨论是不是张婉婷给宋宁峰洗脑,但我的态度很谨慎。亲密关系里,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所谓的控制,你可以理解为每一个人多少都是会一点情感操纵的,只是我们需要判断,这种操纵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操纵给自己带来好处的同时会给对方带来多大的伤害?

其实,只要你在情感情绪上有一定的敏感性,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能力,都会在情绪上起到操纵作用。这个只是我们的人际关系能力的一种客观存在,但是这个能力是亦正亦邪的,看你怎么用它,就好像说金钱是只是金钱,但是有些会因为金钱而变得善,有些会变得恶。

亲密关系的根本问题

带着角色化想象,让我们看不见彼此

新:男女脑海里的爱情模板似乎很不一样。

史:在关系里面,很有挑战性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很容易走入一些角色化的状态里。比如说我是男的,我就要养家糊口,我是女的,我就要操持家务,这种角色其实是外界定义的,但是在每一段关系里,我们要不要按照这种角色分配去生活、去对待彼此?

当大家用角色化的方式看待彼此的时候,就把彼此套在了一个由社会规训制造的固定角色里面。它可能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后果,所有人在关系里都觉得自己不被看见。

在认知上偷懒,是人的本能。我们的大脑为了节省能源,永远都在寻找认知上的捷径,去推测、去总结、去归纳,很快形成对一些事物和人的简单认知。

对于很多男性来说,当他在婚姻里以角色化想象看待妻子的时候,他确实能在关系当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和掌控感。像张婉婷其实也是这样,当他们要把宋宁峰描述成一个特定的样子的时候,对她来说也是一种话语权的优势。

但它的代价就是让彼此看不见真实的对方了,亲密关系就不亲密了。如何去打破这种角色化认知的倾向?说到底有一个极度俗气的建议——要多沟通。

很多夫妻的问题可能在于他们只是吵,吵完之后又会因为这种吵而感到不安全,感到羞耻或者是感到困扰,所以他们就会去回避,得过且过,或者转移注意力,有些人到后面干脆就不吵,甚至都不说话了。

矛盾冲突之后,很重要的是复盘。

新:这个感觉很像是我们在艾威和Lisa身上看到的,因为他们看起来不怎么会爆发矛盾,除了打麻将的事情。可能靠Lisa单方面忍着,平稳地度过了半生。

史:我知道艾威之前很出名的一件事是他在采访中说散尽家财也要给老婆治病。从这个角度来说,他的情感是很深的。但是我们看到他对待老婆,又是一种很疏离的方式,所以我老觉得拼图当中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不知道的。

感觉艾威的这种疏离可能是来源于他的死亡焦虑,只是他不会表达这种恐惧,他会试图用离婚的方式来逃离这些东西,因为他不希望生活中关于生死、疾病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或者说面对这些问题他处理不了,所以他才想要逃离。

他到了一个需要去考虑生死跟离别的年纪,但是他不太能接受感情里有这样的部分存在。像艾威这种老一代的香港人,他们的生命生活哲学,也许就像TVB的经典台词“做人嘛,开心最重要”。

他很强调开心,不去主动看人生的阴暗面,你不开心,那我给你下碗面吃,活在当下。我觉得他们这种生活观也有好处,但是它的一个问题就是它处理不了关于生老病死的问题。

艾威全程都看起来很快乐。

但其实,我一直觉得亲密与离别/悲伤其实就是硬币的两面,你很爱一个人,你想跟他在一起一辈子很幸福,但有一天你们注定要离别,离别之后你会非常悲痛,但是悲痛其实就是爱的一部分,正是因为你很爱这个人,所以你之后才会非常悲痛,甚至说这种悲痛反而证明你很爱这个人。

新:你一直强调亲密关系的复杂性,这也意味着亲密关系双方要不断沟通、交流,要有持久的耐心、包容心和共情能力等。这一点对人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是这样,那亲密关系的本质,是否又回到了“遇到一个对的人”很重要?

史:我觉得这个挺矛盾的,一定程度上确实有必要。我们需要一个跟我们旗鼓相当的人,想法一致的人。比如说张婉婷是一个很会吵架的人,她很聪明,表达能力很强。宋宁峰说不过,不是说宋宁峰不好,而是他们两个在这个维度上的技能点确实不太一样。

比如说当易立竞和李松蔚来的时候,张婉婷的态度就会有所变化,虽然是外人,但是他们是能够跟你有一个碰撞的,这种时候哪怕是吵架,你也吵得比较爽,你会觉得你的拳头打出去是能打到东西的,而不是那种我说了对方,对方甚至都不理解我。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是得找在认知上、想法上能够有来回的人。

新:在第9期播出张婉婷和宋宁峰又吵架的时候,观察团有一个观点,就是“好的关系是可以随时退出的,而不是我离不开你,我离开你会死”。如何看待这种观点?

史:传统的思维,会觉得离婚是不好的,是负面的,今天的社会当然鼓励大家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做事情。在这个意义上,离开的自由确实是很重要的,是一种解放。

但从另一个层面,两个人之间要获得亲密,要建立起信任,是需要相当的努力的,如果一直带着一种“这个关系不行了可以分”的心态,你就不会那么的努力去做很多事情。

所以两种看法不矛盾,它其实是两个不同的层面。

关于卢歌、艾威和宋宁峰

思考一下男人在想什么

新:关于艾威的问题,除了死亡焦虑,是不是还有他在亲密关系里的那种大家长式的控制欲。

史:还是前面我所说的角色化想象,对于艾威来说,他在扮演一个大家长的强势角色,一切都要听他的,都要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而Lisa是一个很顺从的妻子的角色。表面上看,艾威好像是比较得利的那一方。可是从我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关系双方都是受伤害的。Lisa就不说了,艾威表面看起来总是要开玩笑什么的,其实他自己本身也是痛苦的。这也是很多比较强势的男性在婚姻里都会遇到的、他们都意识不到的问题。当你去掌控一切的时候,你其实要为所有的事情负责,但是这也就意味着你会承担很大的精神压力。

所以你看很多那种在家里强势、凶老婆的男的,可能多少都有点酗酒,比如说沉迷赌博、沉迷游戏这样一些情况,其实他的压力太大,他承受不了这种完全的掌控与权威,看上去很爽,但是他心里的代价是非常大的。

其实任何一个人都是有局限性的,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在所有的事情上拥有智慧,所以你需要伴侣给你一个不同的视角。但是我觉得艾威拒绝去听Lisa的想法和感受,结果他自己有很多没有意识到的盲点。

扮演大家长的艾威。

新:《再见爱人》的观众大多数是女性,女性似乎对了解亲密关系更感兴趣,但男性对此无感。男性一般选择掩藏自己的脆弱面,不擅长情感的表达和梳理。男女的这种差距,是不是亲密关系的很大问题?

史:这个现象我觉得有几种不同的解读角度,比如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说,男性在关系当中一直是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那一方,他其实就不那么需要反思,女性的反思是因为处在弱势,她不得不反思我怎么做才能生存下来,我怎么做才能够处理好这个关系。

还有一点就是女性本身对情绪、情感更加敏感一些。从进化的角度来说,女性是负责养育后代的那一方,所以在同理心、情感的觉察上更敏感一点。我听过一个说法,男人更多地对东西感兴趣,车也好,玩具模型也好,电子产品也好,他更多愿意去跟物体互动。

这个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有可能我们进化过程中的社会分工不同,所以演变出了一些性别上的差异。结果可能在亲密关系里面,很多男性的逻辑是,只要这个东西没坏,就不用去修它。但对于女性来说可能就不是这样,她可能就会以一个更细腻的、全面的视角去判断这关系到底怎么回事。

我在咨询工作里看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男性来访者,他们在情感上的成长往往发生在有一段打击很大的分手或者离婚之后,到了这个时候,他开始有很强的动力,“这个东西坏了我要好好去修它”,这时候男性才会改变思维,进入反思。

新:节目中大男孩卢歌,总是喜欢谈及“美好”的神圣体验,但一旦有人提及负面的、企图揭开黑暗一面,他就会陷入无措当中。在节目中,卢歌几次崩溃让人困惑,你是怎么看待他的崩溃的?

史:(一个成熟的人)愿意实事求是地看到现实的所有面向,也有勇气去接受所有部分。所以当有人触及自己的自卑也好,当伴侣说起自己悲惨的过去也好,都应该带着一种坦诚和勇气去接受这一切的存在。

大男孩卢歌不愿意表达自己。

但是我觉得卢歌还没有到这一步,他还是希望这个世界是他想要的那个样子,很纯净、很小孩子气的那种,他只想要阳光和鲜花,他不想要有大灰狼。所以我觉得他的心智发展可能还需要一些修炼,才能到一个更自信、安全的位置。因为当你总是带着一厢情愿的想法看到世界的美好,等你稍微遇到一些你的意识之外的东西,你就会非常崩溃。

我猜可能也是小时候他的父母没有帮助孩子理解现实世界是什么样的,给出的可能是一个很简单粗暴,或者是一个非黑即白,或者很理想化的一种画面。

节目的局限

为什么《再见爱人2》如此令人窒息

新:节目播出之后,张婉婷作为最严重的问题暴露者,几乎承受了所有舆论的责难。你觉得这样的情况是不是很危险的?将亲密关系中的龃龉展现给公众,是否会对这段亲密关系造成新的威胁?你如何看待这个节目的局限?

史:在节目设置上,其实它可以加强干预性、引导性、治疗性。嘉宾来参加这些节目挺难的,要暴露自己的很多问题让那么多人来审视甚至来批判,再加上本来关系中存在着问题,肯定是带着很大压力的。

这样的情况下,我是觉得节目应该从各个层面给他们更多的指导与支持。节目很多互动环节,没有任何引导性,也没有任何教育性。比如他们爬山,不复盘,也不总结。李松蔚也出现得太晚了,应该早点来。作为嘉宾,你去这个节目带着很大的希望,结果十集下来,前面九集都没什么进展,其实还蛮绝望的,如果把我放在他们的位置上,可能会觉得蛮挫败的。

但可能上一季的嘉宾太peace了,没有暴露出节目设计、思路上的一些问题。而到了这一季,他们遇到的都是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所以问题一下暴露了。

相比之下,第一季如此美好。

新:第10期,心理咨询师李松蔚来到节目,点评他们每个人的婚姻自画像,你发了条微博说李松蔚轻轻点拨下就有了改变,可以分析一下这个点拨的方法和技巧吗?

史:李松蔚是做家庭治疗的,他非常善于看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他很喜欢用反向的思维,比如说家里面有一个网瘾少年,父母把电脑、手机都没收了。但可能你去见一个家庭治疗师,他就跟你说,你现在开始鼓励他玩游戏,跟他一起玩,看看会发生什么?

家庭治疗师认为问题是产生于大家互动的过程中的,所以要改变这个问题,就先改变互动方式,如果我反过来用一个相反的方式跟你互动,你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很多时候也许就会带来某些部分的松动。有了这样的改变,人们才会意识到好像我是可以尝试点别的。

新:看《再见爱人2》,很多人都说亲密关系太累了,不想尝试了。我感觉现代人经常有一种CPU运行很满的状态,碰到复杂的情感问题,就缺乏解决的意愿了。但相比之下,你强调人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感觉你是个乐观主义者。

史:一个很基本的事实是,生活会有很多的困难出现,未来的生活潜藏着很多意想不到的危机。也许明天你就会突然失去一个很重要的人,也许明天你就会突然患上某种绝症,所有这些看上去很安全的生活,其实都有可能随时分崩离析,当那一切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又要怎么办?

所以我的乐观其实很矛盾,你看我同时这么悲观,但恰恰是因为有这样的预期,你才需要构建一个有力量的、成熟的、有自信的人格,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样的话,当未来那个事情来的时候,你才能承载得住。所以我觉得这种乐观其实来源于悲观,而不是卢歌式的乐观。

具体到亲密关系,我觉得需要一点英雄主义。既然生活和亲密关系是有限的,我们怎么样才能让整个关系和人生是值得的呢?其实就是带着一种英雄主义的勇气,把所有可能性最大化,尽可能去实现所有的爱、所有生活的可能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