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表演型人格障碍其实你真可以去当一名演员 [复制链接]

1#

有表演型人格障碍的人,往往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装腔作势,情感体验肤浅;暗示性高,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不如意就给别人难堪或强烈不满;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需别人经常注意,为了引起注意,不惜哗众取宠、危言耸听,或者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他人;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说话夸大其词,掺杂幻想情节,缺乏具体的真实细节,难以核对。★心理案例李某,男,26岁,已婚。他喜欢表现自己,感情用事,易激动。平素身体健康,无高热、抽搐、昏迷史,也无中毒、肝炎、结核等病史,无服用成瘾物质病史。李某7岁上学,学习成绩较好,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从事一般体力劳动。姐弟3人,与两个姐姐为同母异父,因此父母对其特别溺爱、娇惯。他任性,听不得批评意见。李某于几年之前,不明原因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的动作,身着戏装或其姐的红毛衣,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并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李某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他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诋毁。李某还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因此许多人说他不知好歹。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李某还常到火车站站口或公共汽车上帮助检票、售票。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别人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心理诊治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癔症型人格障碍”、“寻求注意型人格障碍”、“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从这些同义术语的字面含义中即可看出,此型人格障碍以人格的过分感情化,以夸张言行吸引注意力及人格不成熟为主要特征。主要病因是幼年创伤性体验、家庭因素、文化影响等,较多发生于少年后期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人格逐渐趋向成熟,至中年达到明显缓解。上述案例中的李某有自幼受宠、自我中心的家庭教育背景,人格突出异常始于13岁,病程呈持续性,症状以夸张行为吸引别人注意为主,易与人发生纠纷,喜表扬,情感反应强烈且多变,判断是非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情感,参加社交过多等。对此类型人格障碍,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以治疗。(1)提高认识,帮助了解自己人格中的缺陷。只有正视自己,才能扬其长避其短,适应社会环境。如果不能正视自己的缺陷,自我膨胀,放任自流,就会处处碰壁、导致病情严重。(2)应注意调整自我的情绪。表演症型人格的情绪表达太过分,旁人常无法接受。所以,具有此种人格的人要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要做的便是向自己的亲朋好友作一番调查,听听他们对这种情绪表达的看法。对他们提出的看法,千万不要反驳,要扪心自问,这些情绪表现哪些是有意识的,哪些是无意识的;哪些是别人喜欢的,哪些是别人讨厌的。对别人讨厌的要坚决予以改进,而别人喜欢的则在表现强度上力求适中,对无意识的表现,可将其写下来,放在醒目处,不时自我提醒。此外,还可请好友在关键时刻提醒一下,或在事后请好友对自己今天的表现作一个评价,然后从中体会自己情绪表达过火之处,以便在以后的情绪表达上适当控制,达到自然、适度的效果。(3)表演症型人格有一定的艺术表演才能,不妨“将计就计”,让他们把兴趣转移到表演艺术中去,使原有的淤积能量到表演中去得到升华。事实上,许多艺术表演都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为了使观众沉浸到剧情中去,演员必须用自己的表情、语言去打动他们。因此,表演型人格的人投身于表演艺术,是一条很有效的自我完善之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