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bdf/“老了也不指望你养老”,相信大多数人都从父母那里听过这种狠话,父母说的含义和子女听到的意思完全不同,从而导致父母和子女产生了隔阂,感情疏远。
然而,孝顺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奉养父母是每个人的义务,大多数子女依然会给他们养老,有些子女和父母积怨太深,闹得不可开交,晚景有点凄凉。
父母为什么要跟子女说这种话?他们到底什么心态?这样做会给子女带来什么样的伤害呢?
01.盼望子女有出息,激将法
父母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他们把全部希望寄予到了孩子身上。
可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权利选择自己的路,并非一定要走学业这条路,没能满足父母的愿望,父母就会失望泄气。
楼下王姐的女儿,今年25岁,小小年纪做起了服装生意,当初高考落榜,王姐让她复课一年继续考,她打死也不想读书了,怎么说都不去学校。
王姐劝说无果,非常生气地说:“你这么小在家呆着干嘛,指望我和你爸养你吗?看来在你身上付出的精力全白费了,我们老了也不指望你养老。”
女儿听了后,心里特别难过,她理解的意思是,你太让我们失望了,这辈子也就这没出息的样了。
她从来没想过要依赖父母,反而觉得父母供自己读书太辛苦,本来没考好内心挺愧疚的,可父母这样一说,直接把她否定了。
不过她倒是挺争气,非要做出点样来给父母看,跑去广州卖衣服,后来自己有了档口,现在线上线下做得很火。
偶尔女儿再提起这事,王姐笑着说:“我说的都是气话,还不是希望你有出息,但后来想想也不对,那话挺伤人的,你别放在心上都过去了,现在妈妈特别支持你,好好做吧。”
中国的父母,很少直接表达真实想法,总是含沙射影的暗示,或是直接用激将法,无形中给孩子造成了伤害。
孩子没有父母的阅历,他们有时不懂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隐藏含义,这样做是在将孩子远远的推出去,造成亲密感缺失。
02.善意的操控,虐爱的表现
心理学专家加藤谛三《情感暴力》中写道:“以善意之名,控制对方的内心,被控制的一方明明是受到了对方的“攻击”,却往往难以抗衡,这种行为被称为善意的施虐者,也是虐爱的行为。”
这种父母掌控欲极强,但不是攻击型人格,而是迎合型人格障碍,父母从不认为自己有错,都是为了子女好,子女则感觉到被束缚,被掌控。
想要逃离反而会产生强烈的自责,渐渐地不再逃离,因为获得自由这件事会让他们怀有负罪感。
闺蜜张婷每次讲起母亲的事,气愤加难过,然后就是无奈,她婚前所挣的钱都交给了母亲,希望他们过上好日子,可是有个不安分过日子的爸,有点钱就拿去赌博。
没钱了就让她妈妈张口跟她要钱,每次都说:“小婷,你有这样的父母给你丢脸了,可我也无能为力,你现在帮我们了,老了那天肯定不指望你养老。”
张婷希望母亲不要纵容父亲,但是说了等于没说,人家根本不听,后来父亲得了重病,她又跟别人借了不少钱给看病,还是没留住老人的生命。
母亲不想跟她和弟弟生活,她依然每月给生活费,可这老太太迷上了买保健品,家里一大堆,闺蜜求她不要再乱买了,都是骗人的。
她母亲说:“我亏欠你太多了,不能指望你养老啦,所以还是用这些保健品保命吧。”
“都说是骗人的,万一吃出人命咋办?能不能让我省点心?”
老太太哭着说:“小病我自己吃药,得了大病你也不要管,我不指望你养老,不给你添麻烦,我自己会想办法。”
其实老人渴望儿女养老,可她偏偏用这种方式折磨儿女,她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虐爱,她很想逃脱现在的窘境,自食其力,不给他们添麻烦,但她无能为力。
面对老人的问题,张婷非常苦恼,不想管那是自己的母亲,尽心尽力的做还要被母亲折磨,她的脾气有时会反复无常。事实上她已经被情感暴力所伤害,但她也不知道。
生活中有些父母正在犯这种错误,是不是经常会说:“我为了供你读书,累成什么样了,你咋一就考这个点分?我和你爸吵架都是因为你不听话,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离开了”
这样的话会让孩子产生内疚感,他会自责都是因为我不好,才会发生这样的事,久而久之会隐藏内心的真实感受,不敢面对自己的人生。
03.害怕孤独,渴望陪伴
越是喜欢说“老了也不指望你养老”的人,越是渴望得到子女的陪伴,他们内心是孤独无助的,他们渴望和孩子拉近距离,最终得到爱。
刘大爷是一位独立坚强的老人,老伴很早去世,他没再婚,一人养大两个儿子,他对孩子非常严厉,只要做得不好,马上怒气冲天。
两个儿子长大成人,工作赚钱了,希望他不要太劳累,他说:“不干活哪行,你俩还没结婚,我这辈子也就这样了,不过你们放心,老了也不会指望你们养老”。
刘大爷觉得自己是父亲,这是他的责任,他不能表露出来软弱,希望儿子们成家那天也要扛起家的重担。
可是两个儿子觉得父亲从来不喜欢他们,说话难听还经常发火骂人,他们结婚以后,刘大爷自己过,有时想去儿子家住几天,还不好意思说。
直到他生了病,躺在病床上,才心平气和的放下了面子,父亲和儿子和解了。
结语:
“老了也不指望你养老”这句话,无论父母出于哪种心态,都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他们会产生自卑,自责,脆弱,无助的心理。
对孩子有什么期望,或是做了什么事让自己失望,可以跟孩子好好沟通解决,不是用语言加以伤害。
待他们长大后,很大程度上会复制父母的言行,继续对待下一代,而他们一直缺失童年的关爱。
幸福的孩子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孩子用一生治愈童年。
你想让孩子心理健康一生幸福,就要给他快乐的童年,你想让孩子反复无常情绪不受控,那就尽管放飞自己。
所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用在父母和子女身上同样的道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是丽姐,每天分享情感故事。点击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