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解密母爱密码,让爱不再有伤害 [复制链接]

1#

越是亲密的关系,越容易越了边界。

因为爱,所以可以肆无忌惮。

一句都是为了你好,把所有的过错,都施加到了所谓被爱的一方。

爱,是美好的。但同时也会带来伤害。以爱之名的爱不算是真正的爱。

在所有亲密关系中,母爱同样会带来伤害,这可能是不被很多人理解的一个事实。

如《母爱毋伤》一书中所说的,越面对重要的关系,我们越容易成为情感的俘虏,并在不知不觉中将伤害传递给自己的下一代。

《母爱毋伤》这本书是美国作者布兰达.史蒂芬斯的著作。

书中说到:没有边界的爱,会变成一种伤害。在爱、理解与勇气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乍看这本书的名字,就能够猜到,这是一本讲述关于母爱的书籍。

母爱,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无私的爱了,可往往万事都有例外。

偏偏有一群这样的母亲,她们在养育自己的女儿时,很大程度上缺少共情的能力。

因此,在不健康的教养环境下,孩子很难茁壮成长。所受的心理创伤,也显而易见。

1.识别自恋型母亲

自恋型母亲的特点是,常常会将女儿当成是自己的延伸,而她对待女儿的方式就是她内心自我的投影。

“自恋”一词源于希腊神话中,一个叫作纳西索斯爱的人爱上了自己影子。因为迷恋倒映在水中的自己而无法自拔,逐渐疲惫而死。

英文中自恋一词,便源自于纳西索斯的名字。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都是在童年时期遭受冷遇或是虐待。

因为长期得不到想要的关心与爱护,长大后就会为这种经历寻求补偿,而补偿的方法就是与自己的孩子,建立起像她与父母一样的不健康的虐待型关系。

就如俗话说的,缺少什么就会努力想得到什么。

而这样做,又会对自己的孩子造成伤害。

书中讲到无论是忽视型养育,还是对孩子的过度表扬或宠溺、亦或是过度批评,都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成了母亲的“供养体”。在女儿身上自恋型母亲得到了她想得到的一切感受。女儿要听她的话,要按照她的要求去做事情。

自恋型母亲有很强的控制欲,女儿为了得到她的肯定,常常会做出迎合她的举止和行为。

时间久了,女儿也会变得和她一样,敏感、脆弱、多疑、不自信。

自恋型母亲对女儿造成的伤害是无法言说的,而接下来的疗愈之路也是一段非常艰难的路程。

2.自我疗愈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内在的小孩。

她生长在每个人心里最隐秘的角落,从小到大不好的感受和经历都会让她很受伤。

母爱,本应该是无私伟大的爱。

可有些时候这爱似乎如玫瑰一般带着伤人的刺。

在知道了自恋型母亲对女儿的影响后,就应该探索疗愈的方法了,要不然女儿很容易成为母亲的复制品。

一直被母亲否定的女儿,要学会建立足够的自尊,以得到母亲和他人的尊重。

书中讲到,如果要摆脱自恋型母亲的控制,可以选择切断与母亲的联系。

“供养体”不存在了,母亲也就伤害不到你了,这个时候疗愈才真正的开始。

首先,要聆听自己内心的感觉和渴望,这样能帮我们建立身份认同。

同时,要学会给自己的情绪做护理。

基本情绪有七种:喜悦、惊讶、悲伤、厌恶、愤怒、恐惧和幸福。

所有的情绪都是一种感受和感觉,书中提到用“正念”的方法调整自己的情绪。学着与自恋型母亲建立边界,边界感会让你免受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你本该在童年时就有机会建立边界,但是这种机会被剥夺了。是时候回到过去,去养育自己内心的小孩,给她一点以自我为中心的机会,让她去探索什么对自己最有利。

要相信自己对生活有足够的掌控力。

.打破循环的诅咒

原生家庭会对一个人产生一生的影响。

自恋型母亲的女儿往往都会成为母亲的情绪照料者的角色。

因为他们的母亲在儿时情感也同样受过创伤,所以停滞在了那个阶段。

在本该由母亲照料的年纪,角色颠倒的环境下长大的女儿,成年后总是快乐不起来。

自恋型母亲的极端依赖的性格会吓跑身边所有的人包括最亲近的人。

儿时的所有感受会在一生中起到折射的作用,性格有缺陷的母亲,会让她的孩子也在病灶中长大,成为第二个自己。

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作为自恋型母亲的女儿,要学习重建自尊,把对母亲的重心转移向自己,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