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家长摇摆不定的爱,造成孩子心理阴影,别忽 [复制链接]

1#

在生活当中,有些孩子表现的非常乖巧,但凡有错误都往自己身上揽,因此也深得父母的喜爱。但还有一些孩子,生性暴躁,平日里像一把火柴,一点就燃,让父母感到十分困扰。

很多家长都不知道,这两种类型的孩子,都极有可能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朋友的孩子江江从小就很听话。在学校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在家里也深受长辈们的喜欢。许多家长都以江江作为榜样,但实际上,江江内心一直在慢慢改变。

这一次在自习课上,江江班上的一个学生打破了老师的镜子,这个学生威胁全班同学保守这个秘密。当老师回来发现镜子被打破了,就问全班同学是谁打破了它,但班级里没有一个人回答。

所以老师询问了最乖的学生江江,问他是谁打破的。江江不敢告诉老师是哪个同学打破的,只能说是自己打破了它,江江的行为表明了他正在逐步地发展成边缘型人格。

患有这种性格的人,虽然在平日里看起来正常人没有什么不同,但慢慢地,他们扭曲自己对周围世界的看法,在他们心里可能再也没有什么“阳光灿烂的日子”了。

一、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如果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且经常性的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变得愤怒,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容易冲动,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就有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病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患有这种疾病的人由于脾气不好,在生活中容易与他人发生摩擦。

在情感方面,除了能感受到短暂的快乐,剩下的就是空虚和无聊;

他们会纵容自己产生过激的行为,即使这样的行为让他们受挫,也不会吸取教训;

同时,有这种障碍的人往往是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往困难,容易走向极端。人类之所以会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大部分都是与童年经历有关。

如果孩子出生在一个氛围恶劣的家庭,经常受到批评、体罚或虐待,长期以来,得不到情感和生理需求上的满足,他们就有可能渐渐地产生边缘型人格障碍。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组成缺失或是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都有可能会提高孩子形成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几率。

二、边缘型人格障碍有哪些表现?

1.过于努力

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缺乏安全感,常常会担心被周围的人排挤或抛弃。因此,他们会努力的满足别人的期望,无视自己的感受,以避免自己想象中的或是真实的被抛弃。

2.尝试自杀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表现之一就是情绪上非常的抑郁和绝望,患者会尝试利用这种过激的手段来控制他人。然而,他们也为了发泄和缓解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出现自残的行为,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真的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3.情绪不稳定

通常来说,有这种障碍的患者会在抑郁、易怒或焦虑这三种情绪当中来回转换。而情绪的快速变化通常会长达几个小时。

此外,由于缺乏对自我的认同感,他们往往会深陷在孤独当中而为了填补这种空虚,就会出现情绪爆发、自残甚至自杀行为。

孩子一旦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就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但与此同时,自我矛盾会让他们变得十分情绪化。如果观察到孩子有这些表现,父母一定要及时的帮助孩子,将他们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地狱里解救出来。

三、如何对待边缘型人格的人?

1.多和孩子沟通

每个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孩子,但有些父母不擅表达,总是喜欢把他们的爱藏在心里。这对孩子来说绝对不是件好事。

如果孩子不知道父母是出于一种什么心理责骂他,他们的心里会产生疑虑,怀疑自己是不是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的爱。

所以家长在工作之余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生活情况,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心,这样也可以缩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距离。

2.经常表扬孩子

许多家长吝啬自己的赞美,认为表扬会让孩子变得骄傲自满。其实,每个孩子都需要得到大人的肯定,受到夸奖后,孩子的自信心会增强,他们能清楚的认知到自己的能力。

而一个从未得到表扬的孩子会对自我产生怀疑,觉得自己毫无长处,并逐渐失去自信。因此,父母不应吝啬话语,在生活当中要适当的鼓励孩子。

3.到医院就诊

如果孩子已经产生了严重心理问题,家长的帮助无法对孩子起到作用,这时就需要尽快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让医生来正确引导孩子,以免错过最佳时机,让孩子的心理问题愈演愈糟。

总结

父母是孩子生命中的明灯,父母如何对待和教育孩子,决定了孩子能否在未来取得成功,性格是否正常。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要多关爱孩子,并多与他们沟通。

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帮助和鼓励他们,而不是选择用打、骂、责备的方式教育他们。如果你发现孩子已经开始向你发出微弱的“求救信号”,那么就代表着你已经打开孩子的心,这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