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春痘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210312/8740647.html妈宝并不等于孝顺,而是独立人格缺失
在社会生活情境中,妈宝男往往指代那些对母亲(有时包括双亲)无条件顺从,总是认为母亲是对的,以母亲为中心的男性或男孩儿。虽然心理学工作者认为这一类的男性缺乏主见和独立性,自信心不足,甚至存在人际交往障碍,往往不能与他人建立稳定、健康和亲密的关系,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妈宝男表现出的是听话和孝顺,不应该视其为问题。
C24.,0.,23.,1.,22.,2.z"fill="rgb(,,)">
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做人的基石和本分,是永远不会过时也不能摒弃的中华道德核心。妈宝男表现出的无条件顺从和无主见依从是孝顺吗?孝顺以共情和感恩为前提,以尊重、关爱和理解为核心,并且承担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孝顺需要做到尽心奉养父母,顺从父母的意志,但是并不等于不加区分的顺从甚至是盲从,而是在平等且相互尊重基础上的对于双方精神与物质两个世界的最大关照。因此,妈宝男的无条件顺从和无主见依从不完全是孝顺,其中很大程度上是独立人格的缺陷或者缺失。
C24.,0.,23.,1.,22.,2.z"fill="rgb(,,)">具有妈宝特征的个体,往往并不一定从内心真正对以母亲为代表的长辈群体有深刻理解和认同,而是因为缺乏独立性和坚定的意志品质,总以父母之言作为对外交往和问题解决的挡箭牌,对内自尊程度不足,对外责任意识不够。也正因如此,妈宝男纵使给人听话顺从的乖宝形象,但是在与人交往、处理自身和外界关系时却困难重重,同时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家庭是独立人格养成的第一环境
人格是以一定的生理素质为基础,在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独特、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之总和。人格的发展关系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关系其将来能否适应社会,能否与他人交往。蔡元培先生曾说过,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出,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人格教育是根本。*和国家之所以把人格教育置于教育工作核心目标之中,是因为人格教育跟思想*治教育紧密相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只有人格健康健全发展了,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良好的价值观和稳定的世界观,同时也有助于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道德修养和思想*治素养,也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具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品质的个体。因此,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促进个体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C24.,0.,23.,1.,22.,2.z"fill="rgb(,,)">健全人格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积极客观的自我认识,正视现实,对他人和社会具有理性认知,有健康的体魄、愉快乐观的情绪体验和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良好、稳定、协调的人际关系,独立的自我意识,有责任感和创造力,努力为自己的未来而奋斗,等等。无论是心理学界普遍认同的外向性、宜人性、尽责性、神经质和开放性五维人格,还是教育界所强调的独立、敬畏、创造和耐受四种人格,其核心都是指向人格的健康和全面,即需要个体的各个人格方面就像生命的种子一样,饱满、均衡发展。其中,独立思维能力和独立人格一起构成了人之为人的根本。
C24.,0.,23.,1.,22.,2.z"fill="rgb(,,)">人格养成从一出生即开始,延续整个生命过程。家庭教育因其终身性、内隐性和情感化的特点,是独立人格发展的第一环境,也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妈宝男所表现出的言听计从、怠于思考和自我问题解决能力差等特征,体现了其在独立性、自我意识、自信心、责任心、主动性等方面的薄弱,更折射了当今家庭在独立人格培养方面的缺乏。
你是否容易生气、情绪激动?是否感觉不信任别人?是否经常会与别人发生矛盾?是否会经常绝望感觉没希望?
那么你是否怀疑过这些可能是有心理问题或者性格问题所引起的呢?
人无完人,每个人在一定程度上都会有些不太好的性格特点或行为模式,不过这些不尽如人意的特征通常不会带来很大的阻碍,往往还能让人们显得真实,有的特质在特定的生活环境里还是有促进作用的。比如:生活在虐待环境中的孩子,带一点偏执型人格,对他人多一些防范,这往往能使他们少受到一些伤害。再比如:飞机引擎检修师如果带一点强迫型人格的高度严谨往往更能适应检修工作的要求和责任。此外,不少抱着“不成功,便成仁”信念最后完成某些壮举的伟人可能也带有一点边缘型人格。但如果走出那个小环境,进入更大的环境,有些特质就会有些不合时宜。比如:如果那个有点偏执型人格的孩子在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相处时,也过度怀疑对方的用意而拒绝接受帮助。如果那个飞机检修师下班以后,和家人生活时也要求一切都纹丝不乱,完全符合自己的要求。或者有的边缘型的人在生活中看问题过于非黑即白、非好即坏,行事过于“快意恩仇”,使自己的情绪和人际关系反复大起大落。当这些不完美的性格特质过分突出和僵化,以至于使人们在工作、人际交往、伴侣关系和正常生活中存在严重的障碍,这很可能就达到了人格障碍的程度。有人格障碍的人,会给别人的生活造成困难,而且人格障碍的人,往往会有许多不良行为的重复,他们很难从以前的错误或者麻烦中吸取教训。例如,一个依赖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会不断地向伴侣提出不同寻常的要求,拒绝独处,不允许他同其他人在一起,要破坏伴侣与朋友之间的关系,要每天24小时不停地陪着他,一刻也不能逃离。人格的偏差是长期形成的,且与人们非常深层、核心的认知信念有关。所以,很多有人格障碍的人并不认为自己有问题。他们更多是在社会中频繁碰壁,或者因为关系问题或强烈的负性情绪而走进心理咨询室。但他们的人格特征和为人处世的风格却频繁制造新的困境,或者持久地局限他们的生活。每个人都想成为更好的自己,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真实的面对自我。如果你总是怀疑自己在性格上或者心理上存在问题,或者在社交和适应环境方面存在明显的困扰。建议你可以先通过自评的方式,了解自己是不是存在一些人格障碍的倾向。《人格障碍专业评估问卷》最初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理专家StevenE.Hyler.M.D.根据DSM-IV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编制的,被引入国内后,由我国的心理学家结合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做了本土化修订。本测评依据被广泛认可的权威本土化版本,可以对偏执型、分裂样、分裂型、表演型、自恋型、边缘型、反社会型、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被动攻击型、抑郁型这12种人格障碍类型进行筛查。以上为测评结果示意图
在测评结果页,你会了解自己总体的人格情况,以及偏离正常范畴的人格特征有哪些,并会得到有针对性的专业建议和调整指导。通过测评可以帮助你看见可能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调整自己对待自我、他人和生活的方式。这很可能带给你一次非常特别的觉察体验。值得注意的是:通常只有超过18周岁,且长期表现出某种问题模式特征而影响到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的情况才会被诊断成人格障碍。测评结果仅供个人参考,不能作为诊断人格障碍的专业依据,而且还需要经过精神科医生的面诊。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