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男子跟人攀比,花光9w积蓄充话费层次越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费用贵吗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01

前几天,看到一则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河北的李先生,是一名架子工,他加入了一个群聊。

在这个群聊里,大家都在晒话费余额的截图,互相攀比谁的话费多。

“都给我出来,谁敢跟我比比谁的话费多!”

“先充个,看看能不能当第一。”

“我充元,第一必须是我的。”

李先生也自然地加入其中,从7月6号开始充钱。

一开始是一两百地缴,后来越攀比越多,7月12号一下缴费元,往后都是大额缴费。

李先生说:“之后我又把买的基金全部赎回来了,7月14号又充了两笔。被人盖过了好几天,缴元不行了。”

就这样,李先生秉着一定要比群里的人充得多的劲头,只要有人发出来的话费截图余额超过自己,他就缴话费。

李先生前前后后充了9多元的话费,搭上自己两年打工攒的全部积蓄,可最后也没比过别人。

网友戏称,这话费都能传给孙子了。

记者问他:“你图个啥?”

李先生说:“当时主要是在群里攀比,好胜心上来了,就比谁充得多。”

记者:“那你有没有想过别人可能是修个图,实际没有充那么多?”

李先生:“当时也考虑过,但这个发、那个发,当时也上头了,他发我也发,他充我也充。”

不知不觉搭上两年的积蓄,李先生冷静了几天后开始后悔。

记者问他充到第一名有什么好处吗?

李先生说现在想想,啥好处都没有,钱还全部存进去了。

直到余额只有79.44元时,他才带着懊悔的心情,找上记者,希望能帮忙跟通讯运营商沟通,要回这9万多元。

然而充值容易,要回却不容易,记者带着李先生找了营业厅、也找了反诈中心。

公安机关需要对李先生九万余元话费余额的来源进行查证,待查证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处理。

只能说,冲动是魔鬼。

就为了这虚无缥缈的所谓“第一名”的面子,而搭上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积蓄,实在是本末倒置。

正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02

曾经看过一本书,名为《坦白书》,里面有这样一句话:

我所有的自负都来自我的自卑,所有的英雄气概都来自于我内心的软弱,所有的振振有词都因为心中满是怀疑。

就像这句话开头所说,自负往往因为没有底气,来自于自己深藏的自卑。

心理学家曾奇峰讲过,“面子”太重,往往是一种自恋型人格障碍:“如果你戳破了我的面子,我就破碎了”。

好面子这种行为的本质,就是由于内心的不自信而产生的补偿心理:

一定需要通过一种外在的、可以被别人看到和评价到的方式补偿回来。

然而一个人真正的面子,不是流于表面与物质,而是取决于内在的底气与涵养。

就像韩信忍受“胯下之辱”,并不是胆怯,而是看清局面的睿智。

毕竟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物,可比“面子”来得重要多了。

从这位“怒充9万多话费”的李先生身上,可以看到以下3个警示。

03

①审慎运用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在生活中很普遍。

例如,春节回家,七大姑八大姨,可能会准备一番“超级大比拼”的盘问。

如果你是学生,那么总免不了被问:“期末考了多少分啊?成绩在班上在年级多少名啊?是不是比隔壁男孩成绩更好啊?”

如果你是上班族,那问题就会变成:“每个月拿多少钱啊?你看你在大城市真辛苦才这点钱够干嘛的啊,还不如你表弟自己做生意呢!”

如果你大龄未婚,那问题就会升级为:“你高中同学小张都二胎了,前两天我才去参加你另一个同学婚宴,差不多得了,别老挑了,你都这么大岁数了!”

只要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难免与其他人发生比较。

李先生所在的群,也是一个小社会,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以话费为标尺,进行各自实力的比较。

群给了李先生一个错觉,充得越多,似乎就证明他越厉害,越有实力。

然而脱离这个群的氛围,就什么也不算。

为了我们自身自尊、炫耀、奋进、减压等各种需要,我们都会运用某种类型社会比较,来满足这些需求。

但为了满足上述需求,我们很容易滥用社会比较。

原本社会比较主要是为了加强自我认知,减少偏差,但实际上,人们许多社会比较行为,都已经超出试图确切了解自己范围。

就像李先生花光积蓄充话费这样离谱的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比较不只是为了了解自身状况,而是为了了解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超越别人,从而获得成就感与自我肯定感。

不适当的社会比较往往是庸人自扰,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束缚之中,甚至做出不恰当的行为。

因此社会比较是把中性双刃剑。

如果运用得当,善加运用比较成果,能够驱动我们自身成长,也能够促进社会进步。

如果运用不当,陷入患得患失之中,产生很多无谓负性情绪,甚至被无谓的胜负蒙蔽双眼,本末倒置。

②理解自我导向行为,强化自我管理

《自我导向行为》一书中认为:

“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练习,掌握自我分析技能,并通过自我导向行为,实现自己设定目标。”

李先生的行为,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他并不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因此人云亦云,跟着他人脚步找存在感。

往往目标清晰的人,不会被外界打乱自己的步伐。

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并且知道如何去获得,所以不会在过程中去纠结旁人的评价和眼光。

这也是自我管理能力的一种体现。

精读君的终身成长词典词条《:自我管理》里提到: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就会滋生出无限的欲望和需求。但要满足这些目标,需要资源的投入,而资源总是稀缺的,往往不足以同时满足各种目标,这是不可调合的矛盾。

因此,就需要在两者中进行协调,优化资源配置,使资源增值,提高资源使用效率,而这个过程,就是管理。”

我们自己是自己最好的教练。

通过学习与理解自我导向行为,提高自我管理能力,产生实质性改变,实现我们预期目标。

③追求内心充实,提高人生境界

人生境界,是指:人生的层次、阶段、维度。

之所以有人生境界这个概念,是基于对“人这一辈子究竟要怎么过?”问题的思考。

根据主观幸福感可知,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都各不统一,对生活意义的体会也不尽相同,因此对于上面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无论答案是什么,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一个人人生境界的高低,不是由“面子”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内心的底气,跟一个人的阅历、格局和内心的丰盈息息相关。

提高人生境界,首先可以学会系统思考,提高看问题的层次。

简单来看,你关心的范围,和你的境界紧密相关。

境界最小,就是只看到自身;如果能够看到他人、社会、全球,你的境界就会提高。

用系统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把你当前遇到的事情、问题,摆在更大的系统下去考虑,从全局去把握局部。

当你能够从不同层次、角度来看问题时,心胸自然开阔,境界自然提升。

其次是持续学习,拓宽看问题的视野。

除了提高认知深度外,我们还要以终身学习者自勉,提高认知宽度。

如果只是井底之蛙,能看到的只有井口那一口天空,谈不上有多高的境界、格局。

这没有什么捷径,只能靠平时点滴积累。

除了在实践中,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之外,每天还要安排必要的时间,去补充新概念、新知识,系统地提高认知宽度。

总而言之,这是一条埋头自行的路,冷暖自知。

比起面子,我们更应该追求内心的充实。

正如《一代宗师》里所说的: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

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共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