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来讲解一下人格障碍。因为一篇讲不完,分两篇:初、终。
欢迎光临,陌生的你。(配图用治愈系,是为了改善气氛)
你是否听过,“我被某某的人格魅力吸引住了”之类的话?那所谓的人格是什么呢?
人格,即一个人特有的包括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的总和。但是,不能轻易地把一个人偶尔表现出来的某个样子当成他的人格,这不严谨。比如,有些人一见到心爱的人就会害羞和规规矩矩,但是在朋友面前却人来疯。
那怎么样才算是“人格障碍”?就是这个人的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无法适应他所处的外部世界,并且这种不适应还害人害己的时候,人格便成了人格障碍。
说实话,人格是伴你我一生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想改变也很难,因此人格障碍是极难被成功治愈的。
今天,在这里我要介绍两个最突出的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与反社会人格障碍。
在介绍之前,建议大家先做个测试——九型人格,看看自己是哪一型。
九型人格分别是: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论者;享乐主义者;保护者;调停者。
其实,我介绍的两个人格障碍都是对应九型人格发展到病态的结果。
第一,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怀疑论者。对怀疑论者的描述:从小,我们就失去了对权威的信任,只记得自己在压迫下违背了自己的真实愿望。长大后,无论干什么,我们总是对他人的动机深感怀疑,总是在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搜索那些可能对自己产生危害的迹象,总是想检查他人的内心,看到表面的背后隐藏了怎样的事实。
以上,就是“怀疑论者”的特点。由此推测出,怀疑论者的极端形式——偏执型人格障碍最大的两个特点就是:敏感和多疑。
敏感到什么程度?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会注意到老板面部微小的扭曲,或女朋友呼吸的轻微的变化。并且他们还认为这些东西是十分有研究价值的,值得花精力弄清此动作背后的真正意图。
而说到多疑,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会将其发挥到极其夸张与病态的地步。比如说,丈夫看到妻子晚上回来时一脸高兴,心里就想:哼,她是不是跟单位的哪个男人有一腿?如果妻子反驳,丈夫就会立刻暴跳如雷,起身便会对妻子破口大骂,因为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非常排斥任何合理反对,他们认为反对者也是陷害自己的阴谋的一部分。
当然,有人会问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猜疑与精神分裂症的被害妄想好像,如何区别?
我的答案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猜疑并未达到妄想的程度,只是深深地怀疑(基于现实),而妄想则是把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事情当真。并且,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住自己对现实的掌控,而精神分裂症患者基本失控。
鉴于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的敏感与多疑,对他们的治疗尤为困难,必须选择好治疗切入点。
(不擅长,不扩展)
第二,反社会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障碍对应九型人格之保护者。
对保护者的描述:我们的童年充满了斗争,强者为王,弱者为虫。我们从不会在冲突中退缩,相反,我们认为自己是正义的执行者,为自己能保护弱小而骄傲。我们强硬的外表实际上是为了保护自己。自从失去了童年的天真后,我们就将温柔埋在心底。
保护者的极端形式——反社会人格障碍,具有两大特点:冷酷无情和不能控制的冲动。
提到冷酷无情,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完全缺乏良知及同情心,随心所欲,视社会规范及道德法律如无物,不会对犯的错感到悔恨。
说到不能控制的冲动,这是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他们行为冲动,不顾后果,追求刺激,不甘心平凡,易焦躁。因为身负众多恶习,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通常从事地位很低的工作,并且极易犯罪。不过,其中极少数善于伪装,智商高,成了社会精英。
当然,患者不都会犯罪杀人,大多只会旷工旷课、偷盗和撒谎。
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的产生原因:遗传;家庭教育;唤醒水平低(刺激度低,不易紧张,易冷静);睾丸激素高(指男性,易冲动,易兴奋)
以上,即是基本内容。欢迎留言评论,我会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