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习惯性唱反调的人。
他们似乎总是喜欢反驳别人的观点,无论对错。这种行为或许不仅仅是简单的争强好胜,而可能是“边缘性人格”的表现。
边缘性人格障碍(BPD)是一种在人际关系、自我意识和情感上不稳定的心理状态,具有明显的冲动、偏执、敌对想法和行为。本文将探讨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原因、表现特征,以及如何与这类人相处和自我调节的方法。
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原因
边缘性人格的形成往往与未被满足的童年、家庭创伤、焦虑的依恋关系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经历会导致个体在自我认同和情感上出现严重的不稳定。
他们习惯通过指责、否定、反驳、攻击他人来保护自身免受伤害,并通过贬低别人来形成自我认同和肯定。
边缘性人格的表现特征
人际关系不稳定:与他人关系密切但充满矛盾,易发生冲突。
自我意识混乱:对自我认同模糊,常感到空虚和无助。
情感波动剧烈:情绪起伏大,易从极度快乐转为深度沮丧。
明显的冲动行为:包括自我伤害、过度消费、酗酒等。
偏执和敌对:常对他人持怀疑态度,容易感到被背叛。
如何自我调节
觉察行为:当意识到自己经常反驳别人时,第一时间觉察,并问自己“我现在怎么了”。
情绪管理:探讨背后的情绪或未处理好的“心结”,减少咄咄逼人的反驳和责问。
平和沟通:采用平和的沟通方式,不让矛盾升级,实在控制不住时,沉默也比出口伤人好。
寻求帮助: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改善状况。
如何与反驳型人格相处
表面接纳:让他们感觉自己的想法被尊重,从而放下攻击性防御机制,更好地接受你的想法和观点。
一起探讨:少说“你这样不对”,多说“我们……你觉得怎么样”,表达足够的尊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