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身边人有这些现象要警惕,可能是自杀前发出
TUhjnbcbe - 2025/6/6 6:14:00

自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全世界每年有接近80万人死于自杀

而每隔40秒钟就有一个人自杀

在很多人眼中

自杀都是无法理解的行为

好好的一个人怎么就突然想不开了呢?

我们应如何帮助他们?

广东卫生在线特邀权威专家

为大家支招

医院心理精神科主任范长河教授指出,自杀其实是由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综合作用导致的。在9月10日第17个“世界预防自杀日”来临之际,他提醒要正视抑郁等心理问题,重视抑郁的药物心理联合治疗,将有助于降低自杀率。

案例分析

阿兰(化名)在半年前生完孩子后,开始情绪低落,悲观绝望,并存在自杀企图,差点造成悲剧。医院就诊,被确诊为重度抑郁症,经过半年治疗,阿兰状态已恢复正常。

回想起当初的经历,阿兰说,“在我第一次去就诊之前的三四天里,我的状态极为糟糕。那天晚上我抱着宝宝,从娘家吃完晚饭回到自己家,那一路上我就预感到完了完了,要来了。就像是例假要来一样,抑郁情绪也是这样,我可以预感到它的来临,但我控制不了它。我的生活一团糟,与婆婆的关系不好,先生没管我和宝宝,我对生活也失去了控制。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宝宝跟着我也没有任何好处。我每日每夜都在遭受煎熬,无数次想一死了之。”

“抑郁情绪一旦在他们心中驻扎,认知就可能变得不再理性,就会认为自己没有前途和出路,自己是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死既能解脱自己又能不拖累家人,从而可能产生自杀意念和行为。”范长河主任介绍,一定要重视和评估抑郁症患者的自杀风险,并及时干预,以免酿成悲剧。基于评估的、针对性的干预和治疗措施可以较好地预防抑郁症的自杀。

自杀最常见的原因

1.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自杀的人群当中有75%的人都患过抑郁症。很多人仅仅将抑郁倾向归结为内向、不开心,忽视了抑郁症可能导致的自残、自杀的严重后果,或将抑郁症与疯子联系在一起,使得很多抑郁症患者觉得承认自己患病是可耻的,因此拒绝治疗。

范长河主任倡导,大众应正确对待抑郁症等心理疾病,避免由于社会的歧视和不理解,导致患者感到更加无助无望。

他同时指出,除抑郁症患者外,其他心理精神疾病患者如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某些类型的人格障碍患者等也是自杀的高发人群。

2.冲动性

突发应激事件、生理性激情状态也可能会使人做出突然自杀的举动,常见于青少年和女性。

这样的自杀行为往往是临时起意,不像抑郁症患者自杀前往往经过细致筹划,很多时候只是由于一时情绪失控、丧失理智,及时制止,寻求帮助,抚平情绪就可以挽救一条生命。

很多新闻报道过跳楼者被围观群众起哄拍照,很多犹豫不决的轻生者在周围环境的刺激下选择了自杀,我们面对这类事件时,应伸出援手,挽救生命,切忌火上加油。

3.愧疚感

在很多灾难发生过后,幸存者的自杀几率会上升,甚至很多救援人员也会出现自杀念头,这是为什么呢?

范长河主任表示,经历过灾难、战争或是巨大变故的幸存者很容易罹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这是指个体目睹或遭遇到实际死亡,或严重受伤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

PTSD患者时常会重复闪回创伤体验,产生愧疚感,自责、自罪,导致自杀。就算没有发生PTSD,重大灾难或变故的经历者也可能由于过度自责或愧疚而选择自杀。

除以上原因外,毒品、酒精等滥用,青少年模仿自杀行为等,都可能出现自杀。

哪些表现有自杀征兆?

睡眠模式明显改变远离朋友和家人,觉得自己是他们的负担有过自杀的尝试极其厌恶自己,没有归属感绝望、愤怒、焦虑不安、精神萎靡大量饮酒或服用毒品放弃自己,对自己喜欢的事物丧失兴趣出现一些冒险行为产生自杀的念头、计划和行动突然的情绪变化

我们应该如何帮助他们?

从自杀念头到自杀行为是有一个转化过程的,这是在研究统计数据中常常能发现的一个事实。当我们觉察到身边的人正陷于自杀的挣扎中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提供情感支持,向他们表达你的关心,询问他们的困难,聆听他们的心声;

★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去心理精神科专业机构就诊,拨打心理援助热线;

★限制自杀工具的可得性。

一旦有人透露出自杀念头,一定要认真考虑他的话,这很有可能是他发出的求救信号,他正在将这种危险的想法付诸于行动,此时不要冷漠,应使用正确的接触方式和更好的情感表达,聆听他的痛苦,让他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帮他寻找专业的帮助。多一份关心可能就会挽救一个即将逝去的生命!

如果你自己有自杀想法,首先应该告诉亲人,并寻求专业的心理精神机构及心理精神专业人士的帮助。如有自杀计划和行动,哪怕只有一点点犹豫不决,都应当联系家人、学校、工作单位、公安局、医院、心理危机干预热线等、并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

范长河主任强调,自杀念头如果没有得到很好地排解舒缓,很有可能会转化为难以控制的自杀行为,如果无法从周围人获得有效帮助,国内已经建立了多条免费自杀预防热线,拨打电话寻求专业帮助也会挽救自己!

全国心理危机干预热线汇总

只要你不放弃自己,人生可期

记者|尹丽芳

编辑|尹蓁责编|黎晓心

通讯员|薛冰妮、高龙、冯朱晓、朱健

广东卫生在线全媒体团队出品

1
查看完整版本: 身边人有这些现象要警惕,可能是自杀前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