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从毕业后就在一家公司从事文员的工作,一直以来小张的工作都做得不错,公司同事对小张的印象也很好,只是觉得小张有点害羞内向。一次小张因为工作失误被领导说了几句,小张一直难以释怀,觉得领导否定了他的能力,认为他是一个没有用的人,这让小张一直处于心情异常低落的状态中,工作也完成不好,稍有不顺就觉得自己无用,最后小张提出了辞职,领导觉得非常惊讶,听完小张的想法后,领导建议小张进行心理检查,经过检查小张被确诊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根据研究结果发现,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患者自身存在严重社会不安感,主要表现为在与他人接触的时候,常会因为自卑和害羞出现回避行为;同时患者害怕改变,一旦改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不安、焦虑和恐惧的心理。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自卑心理作怪
心理学家表示,回避型人格障碍的根源在于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往往是在成长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例如孩子在幼时对父母的依赖感比较强,非常需要得到父母的回应,但是父母没有及时回应;或是在幼时遭遇挫折后也没有及时得到父母的鼓励或是引导等,这些行为都会导致孩子变得自卑不自信,最后演变成为回避型人格障碍。
过分敏感,出现明显的畏难心理
回避型人格障碍对患者的危害主要体现在生活方面,患者容易因为总是处于自卑的状态中,对生活中任何事物都会过度敏感,同时患者还会出现明显的畏难心理,影响正常的生活。因为过度回避进行社交,所以患者总是会习惯一个人独处,与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会导致患者社会功能损失。
治疗比较困难,多给患者一些耐心
孩童时期一旦形成自卑心理引发回避型人格障碍,如果没有及时发现或是干预矫正,在后期想要治疗也是比较困难的,但在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心理治疗还是能够帮助患者改善症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周围人在与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相处的时候,需要注意患者自身是不会主动与人进行交流的,所以需要多给患者一些耐心和鼓励,让患者逐渐接受社交,强迫行为反而容易导致患者的情况更加严重。
专家介绍:医院精神卫生科主治医师
昭德心理原创,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