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自恋型人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TUhjnbcbe - 2025/6/11 22:48:00
北京中科医院公益抗白无止境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zhiliaowuqu/43777.html

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王力宏离婚事件中,有几个心理行为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比如煤气灯效应、性成瘾以及自恋型人格,而今天我们就自恋型人格的以下两个方面展开详细探讨:什么是自恋型人格?自恋型人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1]什么是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全称自恋型人格障碍,这是一种复杂的人格障碍,以自我价值夸大为主要特征。但不少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却长期有着脆弱的低自尊,即与自大和自卑共生。据美国研究发现,自恋型人格障碍中,男性患者约占50%-75%,而这与男性在历史地位中长期处于强势一方有关。

自恋一词来源于西方,因中国文化中,谦卑、虚心更符合我们的文化传统,而过于肯定自己,企图在人群中凸显自己的人,其实与中华文化对冲。但近几年不难发现,自恋成为了一种明显,甚至普遍的心理现象,他们自我感觉良好,即便未获得周边所有人认可,但整体都以自信、自我肯定为主要表现。

[2]自恋型人格是怎样形成的

这里我们抛开历史等因素暂且不谈,从个体层面上剖析自恋型人格产生的常见原因。

①遭受过创伤和挫折

自恋的相反面即自卑,而人们之所以会自卑,是曾受到过创伤,且有被否定、伤害甚至践踏的经历,正因为自己长期无法获得认可,感觉不到爱,所以最后不得不过分的爱自己和肯定自己。部分自恋型人格障碍者,童年都有出生于农村或贫苦家庭、父母外出打工寄人篱下、单亲、被孤立等经历,这会直接影响到他成年后精神世界的塑造,而过分自恋,也会阻碍正常的人际交往。

②周围人的过分肯定

假如一个人从小都轻易获得周围人的肯定和赞赏,会让那个人坚信自己就是如此优秀值得夸赞的。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无确切原因的单纯赞扬,无法使对方产生真正的自尊和健康的自我认同。如无基础的非现实的赞扬,可造成对方出现内心幻想,并最终演变为自恋人格障碍。在这里,需要谈及部分过度宠爱孩子的家庭,从小就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愿望,即便孩子未取得真正成功也毫不吝啬的夸奖,但却从不告知他们社会规则中,除了获得也需要给予,这就可能造成孩子出现自恋心理。

③受周围不良风气影响

当今社会上存在很多不正之风,如奢靡、拜金主义等,即便家庭并不富裕,也要盲目追求上流社会的生活,会导致价值观扭曲。不少人在自恋型人格障碍出现之前,周围长期存在攀比现象,如未受到正确指引,就会最终导致自恋人格障碍的产生。

[3]如何克服自恋型人格障碍

1.找到诱因

自恋型人格并非突然产生的,多是长期不良环境刺激和施压下演变而来。当怀疑并确诊为自恋型人格障碍后,应在专业心理医师的引导下,找到引起人格障碍的基本诱因,并逐个攻破。

2.克服自我

存在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患者,遇事多将自己的利弊放在第一位,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如开始无法很好的感同身受,可说服自己多考虑其他人的利益,在相处过程中,对方发现患者的变化后,态度也会发生更友好的转变,这样也能更加激励自恋型人格者之后多换位思考,并懂得付出。

3.承认差异

自恋型人格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与他人的差异,可以通过表格的方式在某些事项上与他人作比较,如对方确实在某些方面更加优秀,应学会接纳和尊重,并看清差距,通过自身努力去补其不足,这也能让自己取得进步。

4.培养爱心

如自恋型人格患者能一定程度上替他人着想,此时可选择在闲暇时参与公益活动慢慢培养自己的同理心和爱心。在诚心帮助他人时,可通过成就感慢慢抛弃自我中心的观念,并真正理解如何爱人以及如何被爱,以逐渐完善成熟的心理机制,摆脱之前不成熟的观念,最后摆脱自恋型人格。

1
查看完整版本: 自恋型人格,到底是怎样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