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格障碍专科治疗医院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边缘性人格现实感觉有多挫,才在分裂的幻想
TUhjnbcbe - 2020/11/11 10:05:00

服用了9年抗抑郁药无效,然后发现是边缘性人格问题。心理咨询能有帮助么?(此文余字,大约需要20分钟时间阅读)

1

王老师,我又失败了。这几天,我的心情很不好,一个人呆在家里,不想跟说话,也没有人可以说话。就一直玩游戏,每天玩十多个小时,似乎这样才感觉好些。

他低着头,手中不停地摆弄着的魔方,声音里几乎全是沮丧。

上次咨询中,他曾经跟我说起过,要尝试一个新的工作,但害怕失败,他不敢采取行动。似乎他要确保能够成功,才有资格去尝试。在我的鼓励下,他终于下定决心去试一下。没有想到结果真的跟他害怕的完全一样。

我突然想要成为一个具有魔力的人,若能够神奇地带给他一个类似魔方变幻出的现实,那样就可以给他安慰了吧。这个念头在我头脑中一闪而过。

我没有跟随那个念头,只是回到跟他的对话当中,回应他说:我看到了,你呆在一个难受的小黑屋里,玩游戏是能够给你的唯一的安慰。那个黑暗的小屋,是你内心的挫败么?

是的。是完全的挫败。我不可能有机会了,我不知道他们还允许不允许我再试一下。总之,这一次真的是太挫了。我只拿到了一千多元的业绩,第一次做现场销售,我只有这么一点业绩。换做别人,可能会完成上万玩吧。我很想要得到这个工作的,它可以给我时间上的自由,和高的经济回报。但是,现在我完蛋了,以后的日子还有什么希望?我还会有什么出路呢?

他在情绪上,似乎完全被淹没了。对于这一情绪模式,我们曾经做过多次的探讨。他也发展出了一些情绪感知能力,我相信他渐渐地会管理好情绪的。我想,在以前建立的咨询关系基础上,此次咨询目标不需要继续停留在情绪方面了。咨询中,我稍稍回应一下他的挫败感受,让他从小黑屋里爬出来。

2

来访者,男性,30岁了,叫宇凯(化名),很有气势的一个名字。

他21医院确诊为抑郁症,吃了9年抗抑郁的药,但是并没有治愈这个疾病,尤其和人交往的时候,抑郁情绪就会被激发。

目前的症状就是,人际交往上有障碍,每天生活或者工作都是无精打采,无法提起任何精神。他通过网络渠道找到我时,说自己是边缘性人格。他说自己知道人格障碍引发的抑郁,吃药是无法治愈的。

他曾在某心理机构做过几次心理治疗。一直不停地谈自己的情况和经历,而那位据说是边缘性人格治疗专家的咨询师,只是听他说说说,说完了,直到他没话可说时,专家咨询师说没事了,边缘性人格没问题了。他不得不结束治疗。

他的求助经历,让我感到震惊。长期与无效的药物为伴,那是怎样的一种感受?面对一个缺乏回应的专家咨询师呢?

我似乎体验到一种绝望,同时内心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愤不平感。似乎有个声音在评判说,前任咨询师也太不专业,太不负责了吧?对来访者也太不公平了吧?但我知道,这些都只是我的感觉。

同时,让我好奇的是,这段求助经历,对宇凯意味着什么呢?无效的药物,和没有回应的咨询师,对他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呢?

3

宇凯至今没有谈过女朋友,虽然身边同龄人早已结婚生子了。

他问我:王老师,我也有资格谈女朋友么?会有女孩子喜欢我这样的人么?

在他看来,自己需要有高而稳定的经济收入,比如,每个月至少上万元工资,才可能有交女友的资格吧。而他收入很低,工作一直不稳定。他曾经不止一次地幻想自己做很厉害的事情,比如,他拼命地学外语,利用外语能力,他可以在外贸工作中,单刀直入、过关斩将,成为孤胆英雄,名垂青史。他确实这么做过,最后败得很惨。老板说,他确实有能力,但没有合作精神,心中没有爱,把他给辞退了。要么时运不济,要么是自己有劲儿使不上,总之,他不得不从事平庸的,难以带给自己满足感的工作。

另外,女孩子喜欢的都是阳光而健谈的男孩。他呢,总是说不出一句很得体很灵光的话,讲不出什么有趣的内容。别人谈话都那么有趣,而他不知道怎么插话。人群中,他很嫉妒甚至厌烦那些能说会道的男同伴,跟他们那种白天鹅相比,自己就是丑小鸭。于是,他总是自己一个人跺起来,板着脸,一副爱搭不理的样子。人们看到他都跺开了。他把这些归结为自己知识的贫乏,希望自己能够知晓并精通所有的别人谈话的内容,那样,自己就能说出能够吸引别人的话来了。那么,怎样精通所有别人谈话所据有的知识呢?天文,地理,时*,电影,人情,世故。他觉得自己无法无所不知,那就意味着自己一无是处。一无是处的男人,哪个女孩会喜欢?

曾经有一位女孩对他表示过一些好感。她说他很酷,很英俊。可是他说,那是因为女孩不知道他的内心有多灰暗。一旦她了解他更多,一旦她知道他那么挫,肯定会不喜欢他的。那该有多尴尬。关键是,他说不出什么能够吸引女孩子的话来。是的,对女孩,他也是板着脸。

4

随着咨询的进展,宇凯跟我有了更加融洽而且深入的交流。我渐渐对他的状况,形成了一些概念。

情绪的小黑屋:挫败的,恐惧的,无望的,抑郁的。现实中只要发生些什么,甚至是在没有发生之前,一些预设的结果,他就会被这些不好的感受所掌控。消极情绪,糟糕的感受,就像洪水一样淹没他整个人,像一团黑暗一样不由地把他拉进那个小黑屋里。一个幽闭的,没有光亮的,没有希望的地方。唯一不甘心的,是他不想让自己死在那个地方。所以,他呼救。

糟透了的思维模式:比如前面讲的工作上的尝试,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自己全完蛋了,再也没有希望了;意味着自己以后也不可能成功了。因此,事前,他一定要确保成功才能采取行动,就会在头脑时不停地给自己提要求,制定标准,然而总也达不到那些要求和标准。他追求完美的结果,而且只有结果才是最重要的,没有理想的结果就一票否决所有的努力和过程。

自我意象:在假想当中,他为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和标准,似乎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在这样的幻想当中,他似乎瞧不起那么失败的人,认为他们并没有尽到最大努力。然而,对自己的苛求,使他的生命能量完全被耗竭了。行动无力,和对行动结果的不满意,又让他开始攻击自己,感觉自己是最糟糕的。他对自我的感觉,就像跷跷板一样,无法保持稳定和平衡,总是在忽高忽低中激烈振荡。一端是幻想中理想化无所不能的自我,另一端是现实中的贬低的自我意象。总是处在这样两个极端。

工作上无法获得满足感:对平常工作不能做持久,难以容忍平庸的工作,想要追求高大上的工作。然而时时有危机感,似乎是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一个工作期初,兴高采烈,似乎前途有无限光明,一旦遇到不如意,就垂头丧气。

人际关系:认为只有优秀才有资格得到

1
查看完整版本: 边缘性人格现实感觉有多挫,才在分裂的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