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低潮,你的喜怒无常,你的痛苦和压抑,很多时候与运气和性格无关,而是与你身边的人息息相关。
据统计,全世界有4%的人口属于反社会人格障碍者,也就是说,个人里面,有4个人是毫无良知的人。
他们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很多时候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伤天害理、罪大恶极的,但即便他们能够分清善恶,他们也绝不会以此为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更不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罪恶感。
反社会人格者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他们拒绝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他们的信念就是“我没做错任何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反社会人格者只活在一元世界里,也就是他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根本无法自我反省,也毫无共情能力,很难明白爱和关怀的意义,心灵极度空虚,情感体验能力也非常钝化。他们跟其他人很难建立真正的关系。
那些有生命力的东西、有血有肉的人和动物,在他们眼中,都可以变成一个无生命的“玩物”。他们不会在乎这个“玩物”是否会伤心、是否会痛,他们只在乎自己在这场“游戏”中是否“获胜”、是否玩得过瘾。
反社会人格者相当的自恋自大,由于他的世界里只有他一个人,所以一切游戏规则都是他来制定,所有的对与错也都是他说了算。他们从不会觉得自己的生存方式有任何问题,也藐视社会的一切规则。他们根本不在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永远都是按照自己的规则来行事,而不是按照社会的规则。
有一种反社会人格者,嫉妒心极强,总是垂涎别人身上所拥有的“金光闪闪的”东西,比如漂亮的容貌、优秀的恋人、受人欢迎的个性、成功的事业等等。
当他们看到别人很闪耀,他们就会本能地感到难受。于是,他们就会想要通过掠夺别人,暗中毁坏别人所拥有的东西,来平衡自己扭曲的心情。
本质上来讲,这类反社会人格者真正的乐趣仅仅在于夺取,而不是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比如,一个反社会人格者看到自己的朋友有一个很优秀的恋人。他从中破坏他们的关系,并不是为了占有对方的恋人,而只是为了破坏而破坏。
既然反社会人格者这么可怕,那么我们要如何识别这些残酷的、不计后果的人呢?
心理学家给出的答案令人深感不安。因为很多反社会人格者,都像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在他们摘下伪善的人格面具之前,和正常人可能没有太多区别,他甚至在同事、朋友眼中是一个有魅力的人。
美国知名临床精神病学专家玛莎·斯托特博士在《当良知沉睡:辨认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一书中就指出,反社会人格者最大的一个招数就是喜欢装可怜。
一旦获得他人的同情,就获得了操纵他人的砝码,尤其是那些心地善良的人,当他们对戴着面具的反社会人格者心生怜悯,表现出极大的友善而毫无防备时,可能就中了反社会人格者的圈套。
可以说,反社会人格者都有一定的表演天赋,他们把自己隐藏得很深,生活对于他们来讲就是一场狩猎。一旦他们盯住目标,就会不惜一切手段,利用人性的弱点去愚弄和控制他人。
可见,想要识别身边的反社会人格者,除了提高防范和细心观察,可能没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
我们要尽可能掌握多的安全知识,这样我们能够避开的陷阱也就越多,我们也就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
在交友,识人方面我们可以建立一些基本的原则。比如,如果有些人一而再、再而三地利用你的善良,利用你的同情心去做出一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事情,那么你要远离这样的人。如果一个陌生人对你过分热情友善,你也要提高警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