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是人格障碍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是患者一贯无法服从社会规范,经常会做出一些常人难以接受的行为。例如,从朋友和家人那里偷东西,而且有较长的病史。患者常常被描述为攻击性强的人,因为他们罔顾别人而自取所需。他们说谎和欺骗似乎已成性,甚至看上去常常难以区分事实和自己为达目的而说的谎言。而且,他们对于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破坏性后果不会有悔意或担忧。
临床中,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具有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普遍模式,始于15岁之前,表现有以下至少3种情况:
1.不能遵纪守法和遵从社会规范,表现为反复实施可能会被逮捕的行为;
2.具有欺骗性,表现为反复说谎、借口繁多或为了个人利益或乐趣而欺诈他人;
3.冲动或无法预先做出计划;
4.易激惹和具有攻击性,表现为反复出现打架或攻击他人的行为;
5.漠视自己或他人的安全;
6.持续的不负责任,表现为反复地无法维持稳定的工作或承担财务责任;
7.缺乏悔意,表现为对于伤害、虐待他人或从他人处偷窃表现得毫不在乎,或会合理化上述行为。
二、个体至少为18岁。
三、有证据表明个体15岁以前患有品行障碍。
四、上述反社会行为并不仅仅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或双相障碍的病程中。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