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回避型人格障碍,是以全面的社交抑制、能力不足感、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为特征的一类人格障碍。临床表现为自我敏感,懦弱胆怯,自我评价较低,有明显的紧张感、焦虑感和自卑感。此类人格是普遍性社交恐惧症的变异形式,使患者自身往往异常痛苦。
为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回避型人格障碍,云峰学生会权心中心心理健康部特推出“心理悦读”专栏年第一期,带你解开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秘密。
一、回避型人格障碍的表征
因为害怕批评、否定或排斥而回避涉及人机接触较多的职业活动
不愿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能被喜欢
因为害羞或怕被嘲弄而在亲密关系中表现拘谨
有在社交场合被批评或拒绝的先占观念
因为能力不足感而在新的人际关系情况下受抑制
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笨拙,缺乏个人吸引力或低人一等
因为可能令人窘迫,非常不情愿冒个人风险或参加任何新的活动
二、回避型人格障碍的特点
倾向于逃避
之所以要去回避,是因为你感觉自己很虚弱,别人都比你强,你感觉自己事最卑微的那个,为了避免这种难受与羞耻感,你开始回避各种各样的场合。
对敌意非常敏感
对于对方普通的反应,你可能会将其严重放大。对方无意间的叹气,可能会被你认为是对你的否定。
极强的控制性
你可能必须百分百地按照自己的期待去做事情,我希望你怎样,你就得怎样。
三、一些建议
1、与回避型人格相处时,最好在自己的立场上,保持自己的风格。这可能是对回避型人格的一种疗愈。
2、对回避型人格而言,要对自己有理解和接纳。一个人形成自己的这样的人格,有可能是在童年时能做的最好的选择。
3、直面这个真相。当别人指出或你意识到自己是回避型人格时,若你感到非常难受,你大可安居于自己的精神小窝,倘若这处于你的接受边缘,那便有必要直面现实,寻求自我突破。
4、要明白自己的感受未必真实,你可能严重地贬低了自己,外部世界的敌意,你可能做了严重的放大。
5、试着对外部世界提一些要求。对于你可以控制的人以及可以控制的物提一些要求,但不要认定这些要求一定要百分百地实现。
6、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有受过精神分析流派或是自体心理学训练的心理咨询师,更能去理解这个部分。
四、阅读推荐
《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书中系统阐述了作者霍尼对文化神经症理论的基本主张,详细论证了文化因素与神经症形成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焦虑、敌意、冷落、逃避等一系列神经症表征以及神经症病人对爱、财富、权力等病态追求后的文化基础和根本动力。
五、写在最后
如果只是对社交互动有些回避或反感,可以通过对工作和生活进行适当调整;而当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我们最先需要做的是到专业机构进行诊断。希望每位同学能够接纳、理解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愿意在他们抑郁、难过时陪伴在身边,一点一点软化他们和世界间厚厚的壁垒,绽放属于自己的生命活力。
云峰学园权益服务与心理健康中心出品
文案
林初翰
编辑
刘翼
部分参考资料:
1、DSM-5《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
2、《我想躲起来-羞耻还是回避型人格障碍》韩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