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十二个人格障碍类型呢?第十二个其实是其他类型,把很多种其他类型汇在一块儿,其他类型我们大概讲讲。
第一个,自恋-表演型。我们前面提到过,是自恋型和表演型综合在一块儿的人格类型。
第二个,逃避-依赖型。这也是两种人格综合在一起的人格障碍类型。
第三个,反社会型。反社会型人格者并不多,但是危害极大。推荐大家去看两部电影,都讲反社会人格的,一部叫《发条橙》,一部叫《落水狗》。它们都是讲反社会人格者的故事。
第四个,分裂型人格。心理学对分裂型人格的研究挺多的,有的人白天是一种人,晚上变成另外一种人,或者在某种情境下,会变成另外一种人。
第五个,施虐型人格。施虐型人格者施虐不一定犯法,因为施虐型人格的人特别善于把握法律的边际,他对别人的虐待不至于让他进监狱,但依然是在虐待别人,包括语言的虐待、精神的虐待、行为上的虐待等等,这种人格也是很可怕的一类。
第六个,多重人格,就是很多种不同的人格叠加。
这些都被归为其他类型。我们没法一一地详细地讲解所有人格,因为确实太复杂了。但到最后,我们要总结一下这些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基本上有两个方面,一个是遗传,一个是后天的环境因素。
我们先说遗传方面。现在对基因的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表观基因的层面,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压力,对你的行为的影响,以及产生的变化,会通过表观基因的方式遗传给下一代,也就是说我们的行为习惯有可能会遗传给我们的孩子。
另一个是环境因素。包括家里有人早夭,这也会给人格带来影响;或者家里有暴力行为,有家暴行为,以及简单粗暴或者过度严格的教育方式,这些因素都会给孩子的人格造成影响。
但作者强调了一句很重要的话,目前对于所有人格形成的具体原因,颗粒度没有细到能达到科学的高度,只是说有这么几个方向和可能。
那么我们今天通过这本书了解了这么多种不同的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我们得知道一件事:理解、接受人格障碍的存在,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疗愈方式。不是要让我们跟人格障碍者作战、斗争,而要尊重改变是困难的这一事实。中国有一句俗话叫“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一个人的人格是相当不容易的一件事,你需要对“改变需要时间”这件事有足够的认知。
不要因为自己读了些书,就对别人说教,看谁都有病——这个人有病,那个人也有病,这个人是什么人格,那个人是什么人格——我们更多地关照自己就好了。但是你要知道,在本质的问题上不要退让,不要轻易地被一个有人格障碍的人绑架,无论他是强迫型,还是偏执型、依赖型,尤其是妄想型和表演型,面对这些人格的人,一旦你失去了自己的底线,被他绑架,那么他的人格障碍就会成为你人生的障碍,所以你要守住自己的底线。
“通常来说,人格障碍者不是因为高兴,而是因为‘害怕’才会表现出那些行为。”他们是因为恐惧、担心、害怕,才会做出这些过度保护自己,或者过度表现自己的这些行为。了解了这句话以后,你就会知道,走出人格障碍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所以陪伴着自己的人格,陪伴着你身边亲人的人格,一块儿慢慢地成长、改善,这是人生修炼的一条道路。不要急于求成,要心怀慈悲,看到每个人的不容易,我们就知道人格障碍是可以逐渐克服的东西,前提是要了解它。
▼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