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荣荣
编辑:钟毓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虽然在生活条件比较富裕的家庭成长,但是总是表现出自我否定,没有自信,甚至出现自卑的现象,这让家长十分担心。如果你的孩子有以上的表现的话,家长们值得注意了,孩子有可能患上了“边缘型人格”。什么是“边缘型人格障碍”呢?所谓的“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心理障碍,并且是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会表现出精神的多样性,活跃性和不稳定性,这些孩子往往会非常的敏感和脆弱,甚至会出现恐惧,焦虑和抑郁,而严重的孩子还会有过敏性幻想和过敏性关系幻想。当然,并不是所有容易出现自我否定的孩子都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但是还是值得引起家长注意的。那么患有“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孩子会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
孩子会表现出对待人与事物比较冷漠的态度,缺少同情心和同理心。
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会对小动物有特殊的好奇心,面对弱小的动物时,他们自然会产生一种保护欲,比如在上学的路上,当孩子们发现受伤的流浪猫时,他们可能会驻足停下来,寻求大人的帮助。而在学校如果上体育课的时候,发现其他的同学摔倒受伤时,也会积极主动的陪他们去医务室接受治疗,但是如果换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同学,对这一切事物都感到莫名的疏远,表现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虽然很多大人们也有这样的心理,但是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这样的态度和表现是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的。
其次,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会经常无缘无故的发脾气。
虽然很多家长把爱发脾气的孩子归结为任性,或者是继承了父母的不好的脾气的基因,但是希望父母们不要忽视了孩子们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可能。比如淘淘的妈妈就反应淘淘的一些过激的行为,淘淘的妈妈说有一天上幼儿园小班的淘淘在游乐园玩沙土,这个时候有另外一个小朋友来到他身边,想和他一起玩,并且还没经过他的同意,就动了他手边的小铲子。这个时候淘淘非常生气,竟然大吼了一声,甚至还把小铲子他对面的小朋友扔过去,好在没有伤到别人。这个行为把淘淘的妈妈吓坏了,而相似的行为还有很多,开始时,淘淘的妈妈只是以为淘淘不善于与其他的孩子相处,但是经过儿童医生的提议后,淘淘的妈妈决定带淘淘接受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治疗。
“敏感多疑”也是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孩子的一种具体表现。
上小学三年级的琳琳一直是家中的独生女,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婆外公都把琳琳作为掌上明珠一般的疼爱,后来妈妈又生了一个弟弟,对于很多这样的情况,家中的长子或者长女都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和接受,毕竟现在的小孩子因为太过溺爱,都有一些自私的表现,但是琳琳的表现更加的令人担心。随着小弟弟慢慢长大,琳琳总是认为父母对自己的爱不如以前了,特别是当自己的要求没有被满足的时候,他总认为如果换做弟弟要求,父母肯定会答应。甚至在弟弟上学之后,父母送弟弟上培训班的时候,琳琳总是怀疑父母是带着小弟弟出去单独游玩或者是吃好吃的了。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之下,琳琳的父母带琳琳去看了心理医生,最终心理医生确定琳琳患有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型人格障碍”另外一个表现就是对其他人没有信任的能力。
虽然很多家长都在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的相信他人,但是患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孩子,甚至是连自己的亲人都不容易相信。上小学六年级的王小萌从小就缺乏对别人的信任感,虽然家里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王小萌的妈妈把这种情况认为是因为父母离异所造成的心理伤害导致的。后来上了学之后,老师们发现王小萌很不容易和其他孩子玩到一起。而在拓展训练的时候,在团队合作的时候,王小萌都不容易和其他人有很好的团队合作关系,她不相信别人的能力,更不相信别人对他有帮助,有一次王小萌在拓展训练中不小心崴了脚,当别的朋友过来帮助他的时候,他甚至怀疑对方是在嘲笑他,而王小萌这种不相信别人的表现,极有可能是患上了“边缘型人格障碍”。
作为孩子的父母,不仅要为孩子提供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以及受教育的条件,更应该时刻观察孩子们的心理变化。如今随着大环境的影响,孩子们的心理比以前的孩子更加的脆弱,更容易遭受心理疾病的攻击,如果您的孩子有如上表现的话,请您及时的注意带孩子检查是否出现了心理问题,是否需要心理治疗,如今心里发生疾病并不是什么有问题,如果及时干预的话,会避免造成更严重的影响。
—END—
参考内容:
《如何教育孩子》